再评《败犬女主太多了!》

恋爱作为一种投射

Posted by Whitney on October 14, 2024

前言

  距离《败犬女主太多了!》(后简称败犬)放送结束已过了近半个月,也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这部番了。笔者记得在笔者的朋友圈中还静躺着一篇盛赞败犬的文章;还有在看完第12集时的兴奋和喜悦。那篇短文中笔者虽已认识到了自己经历对于评价的显著影响,但仍给了败犬一个高分;然而近20天后,剥离过往对作品的施魅,一些新的看法也随之浮现。

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小a(objet petit a)

  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主体通过语言、符号进入了符号界,从而通过符号认识到了“现实”;然而符号界所表征的现实无法与实在相重叠,从而符号化在现实和实在间产生了一个裂隙,这个裂隙被称作客体小a(或者直接用原文objet petit a)。正是主体对于客体小a的缺失导致了主体欲望的产生。然而这种欲望还需要一个外在的客体能指来“锚定”,或者说主体在这个客体上建立欲望和幻想。然而正是实在和符号间的差异导致单一的、不变的幻想客体无法永远满足主体对于客体小a的追求,从而这一欲望不断地在幻想客体间滑动,正如能指在所指下面滑动一般。但这种不断的滑动致使主体陷入对于客体小a的永恒追求中,产生焦虑和紧张感;这种永恒的追求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主体部分的欲望,从而使这种追求的过程可持续。

恋爱作为一种投射

  由此我们先分析一下八奈见“败北”的过程。据八奈见自述,她与草芥从小时候便熟识;从而早在想象界侵入时八奈见就已将自己的“完美形象”与草芥的外貌认同起来,因此事实上八奈见对草芥的恋爱是一种自恋的爱,是对想象界中自我完美的形象的欲望的追求。因此“恋爱”的过程只不过是将自己对客体小a的欲望投射到了现实中的一个能指客体。然而草芥作为客体小a的投影永远无法满足八奈见“对爱的需求”,八奈见就需要不断地用自我表演式的恋爱举动来填补这一对爱的需求的空洞,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一集中八奈见在温水问过她跟草芥是否是恋爱关系时偷笑;这一种表演实现了它的目的,即向他人展现自己的恋爱行为,即便并没有真的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我们后面会看到,这种将自我投射到客体身上的现象还是非常常见的。同时八奈见在感知到草芥作为他者的欲望之后开始产生焦虑:八奈见不知道自己在草芥的欲望中的地位;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以成为在他者的欲望的能指。对于主体而言,他者的欲望总是以需求的形式出现;然而那些不能符号化的欲望却对主体是不可知的(很多时候他者也不知道)。也正因这种焦虑的症状,八奈见通过重复强迫性的和仪式性的行为来试图建立对于焦虑的掌控。

华恋的形象

  坦言,华恋草芥二人在番中的戏份还是很少的,然而我们总可以通过其在主体和他者那里的符号化形象来认识他们。首先我们先要考察华恋在草芥那里的能指。事实上通过温水我们可以发现,与八奈见相比华恋更加接近一个母亲的形象,因而草芥的欲望箭头自然的指向了华恋。在草芥的欲望图中,华恋的形象作为母亲形象的替代使草芥获得了不被父之名介入的“母亲的爱”。虽然八奈见在某种意义上也能成为母亲的能指,但不难想象在草芥在接受象征阉割的时候这一箭头也被父亲形象“阉割”掉了。同时对于华恋而言草芥作为班里的热门人物其也正是华恋在班级中地位的镜像;草芥自然成为了华恋的幻想自我的投射,华恋的欲望箭头也在象征意义上指向了草芥所代表的自己。

温水和八奈见

  在百奈见遭遇创伤后,温水以分析者的形象登场了。正如大卫米勒所说:“在爱情中我们总是期望爱人能告诉我们:‘我是谁?’”在后面的日常聊天、相处中,八奈见与温水事实上一直在以被分析者与分析者的身份相处。在这种关系中,移情 机制开始运作。温水在一开始对于八奈见而言是空白的、是中性的,或者用一个广为人知的比喻“像一张空白的荧幕一样”,任由八奈见的潜意识在其上投射自己的欲望和幻想,同时也有植根于潜意识的未竟之物。在这里不得不提,早期的温水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精神分析师;他几乎没有对八奈见产生不当的情感而丧失“分析”的客观性,极少出现反移情的现象,从而将自己定位于大他者的位置上。笔者应当猜测,正是这种绝对的客观和中性维持了八奈见长时间的欲望投射。然而在后期温水或多或少因外界因素产生了对八奈见的额外情感,但温水与草芥的冲突也让八奈见认识到了自己幻想客体与草芥作为他者的根本冲突,通过一种滑稽的形式体验了自己的欲望,最终明白这种欲望实际上来自缺乏。这一点与晚期拉康对于真爱的诠释不谋而合。

小结

  因此事实上笔者以为败犬实际上探讨了从一种性化的、自恋的和虚无之爱到崇高之爱、类似移情过程的真爱的可能性,尽管后一种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这种崇高之爱中,主体要面对客体小a与遭遇其时产生的失望和缺乏感。如此崇高之爱才能特殊地与符号系统交互,面对创伤时不再是对立的、逃避的而是遭遇享乐。
  晚期拉康对爱的诠释已转向了现实,即不再强调一个虚幻的崇高之爱,而指引我们在虚无之爱之上面对现实,面对其中的创伤。也许在败犬的故事中我们也能或多或少读出这一期望。

后记

  笔者久未接触精神分析,语言、分析内容难免有差错,后半写作过程有些许仓促,敬请谅解。